事故发生在江宁路826弄天香公寓804室。这套170平方米的房子,屋里有33人住宿。前晚,几名租客洗完澡后感到身体不适,陆续前往就医。据初步调查,事故原因为房屋内淋浴器废气管脱落、废气排进屋内所致。
进门便是一排上锁的储物柜,式样与公共游泳池更衣室内的橱柜格局相似,上面标有床号。客厅和房间里摆满了双层床铺,每个床铺前都放着一个小茶几。房间被分割成一个个数平方米的独立空间,走廊里则是公共活动区和衣服晾晒区。两个浴室面积窄小拥挤,门口贴着 “女生不要在淋浴房洗头,违者罚款200元”等告示。
“二房东”周先生正在屋内检查各种设施,显得焦虑不安。据了解,业主是一名温州人,平时在国外生活,房子租给周先生打理。周先生把这里分割成30多个 “格子铺”,每晚收取15元床位费。记者采访时,大部分租客外出上班,也有五六人还在室内,有的聚在一起玩电脑,有的则闷头睡觉。几名长住客相互之间已十分熟悉,他们对煤气泄漏的事并不太在意,表示“想继续住下去”。
然而,这套房子里的群租现象令周边居民深恶痛绝。住在楼上的顾阿姨说,因为住的人多,群租房里的排气管道持续不断地向外排放废气,他们家的门窗都不敢开。
此前,静安区曾对这里的问题组建联合执法队,联络业主、劝退“二房东”,并蹲守清理群租。没想到一段时间后,群租又有所“回潮”。事故发生后,区房管局、安监局、公安局及派出所、疾控中心等部门负责人联合商讨、制定群租处理方案:当晚清退房屋里所有租户,次日10时组织检查。下一步,将由江宁路街道牵头,排摸群租情况,协调各部门加大整治力度。
治理群租问题是2013年上海平安建设实施项目之一。此前,这一问题也曾数度被列为上海平安建设事实项目。几经整治,群租为何难治?
根据市政府颁布的 《上海市居住房屋租赁管理办法》,出租人“必须以房屋原始设计为最小出租单位,人均面积不得低于5平方米”。但记者走访发现,一些群租房打起了政策擦边球:房屋不进行分割,却摆上了高低床。
“刚毕业的学生、打工者、收入较低的公司职员,月收入不过四五千元。如果租房就花掉近一半,怎么生活?”一些房产中介告诉记者,群租业务方兴未艾,主要是低端租赁市场的客观需求难以满足。
“租房业务的收益其实不高,但群租就不一样了。”据中介透露,在一些地段较好、投资房较多的区域,中介一旦获得出租信息便会答应房东的“一口价”,再转给“二房东”改造成群租。尽管群租单价看似低廉,但因入住人数可观,收益非常丰厚。
群租房引发的安全问题曾不止一次被曝光。但现有法律法规在消防安全等方面,只对单位有处罚规定,对个人则无相应规定。而物业和业委会没有管理处罚权,遇到类似问题只能上门走访和劝阻,且大多时候会吃闭门羹。
此外,职能部门整治群租房还遭遇调查取证难、处罚程序复杂、执法成本高等,因此真正受到处罚的违规租赁行为并不多。记者从一些街道综治办获悉,每处置一户群租房要出动40人至50人次的执法力量,耗时几个月,中间还会衍生出各种意想不到的矛盾纠纷:“每一套群租房都是一块硬骨头。”
编辑者:fyf808.com
更多资讯请访问 富阳房产网www.fyf808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