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为品牌商来说,首选的还是一二线城市,因为一线城市的资源利用更直接,可以大大提高整个链条的反应速度,缩减人力、物力在整个供应链中的投入。
记者了解到,目前城市综合体中商业地产的业态主要是服装和餐饮,价格依然是其进入三四线市场的决定性因素。
一般而言,对价格敏感度较高的三四线城市消费群来说,国际品牌的价格仍然偏高。以服装类为例,目前,三线市场能适应的价格在170~250元之间,但一些品牌的销售价格至少也在300~400元。“相比三四线城市,虽然一线城市的租金较高,但是利润也较高,一些大品牌商普遍对一线城市市场的情有独钟,不仅如此,相较于三线城市,一线城市的流程管理更系统化,这也成为其吸引大品牌的主要原因。” 。
近年来,一些国际快时尚品牌正加速进入中国。根据2011年的数据,ZARA在我国店铺共97家,H&M有77家,UNIQLO有123家,这些品牌虽然也进驻了三线城市,“但是作为品牌商来说,首选的还是一二线城市,因为一线城市的资源利用更直接,可以大大提高整个链条的反应速度,缩减人力、物力在整个供应链中的投入。”严跃进说。
与此同时,“立足一二线城市,再向三四线城市辐射也是很多国际品牌的发展路径。”阳光新业副总裁吴尧表示。
业内人士分析,三线城市的消费习惯与一线城市的消费者仍存在显著差异,其消费特征具有更明显的地域差异化、多元化的特点,并且他们受世界流行趋势的影响相对较少,对时尚的理解和接受程度也与一线城市消费者有很大差异。“这种差异在品牌商经营中会慢慢突显,动摇以前因为租金低、政策优惠而下沉到三线市场的决策,在市场回暖之际,也将回归一线城市。”吴尧说。
此外,严跃进也认为,这种差异化对那些因为住宅受限而转型商业的开发商来说,不能一味的只顾业态转化,更应关注品牌自身的定位,来选择合适的消费群体。
编辑者:fyf808.com
更多资讯请访问 富阳房产网www.fyf808.com